基于石墨烯的一維宏觀組件(GBOMAs)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,并致力于取得巨大進展。然而,它們的應用仍僅限于功能較少的電子產品,而且其優越的潛力仍然稀缺。在此,受天然蔥結構的啟發,引入了一種新穎的策略,通過石墨烯的中尺度蔥狀包裹來有效提高電池性能。獲得的RGO/Ag-Li負極在碳酸鹽電解質中,在1 mA cm
-2下表現出約11.3 mV的超低過電勢,持續1800小時,這優于大多數以前的報道。此外,該策略還可以進一步擴展到各種正極納米材料的高質量負載,由此產生的RGO/LiFePO
4正極表現出顯著的倍率性能和循環穩定性。通過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獨特的結構和性能所帶來的優勢,這項工作為探索和拓寬GBOMAs作為支架在制造全鋰電池方面的應用開辟了一條新途徑。
Figure 1. GBOMAs的蔥狀結構示意圖。(a) 兩段蔥莖的光學照片。(b) 基于GBOMAs的鋰電池支架中電荷轉移的示意圖。
Figure 2. 觀察鋰浸潤前后RGO基纖維的形態變化。(a)RGO纖維中熔融鋰滲透實驗的示意圖。(b-d) 瞬態熔融鋰吸收后所得復合纖維的SEM圖像。(e)鋰滲透前后RGO基纖維的表面形貌。(f) 所得RGO-Li復合纖維表面的放大SEM圖像。
Figure 3. (a) 基于RGO的MRs鋰填充過程的示意圖。(b-d) RGO-1000和RGO/Li MRs的SEM圖像。
Figure 4. (a) 在0.5 mA cm
-2下初始鋰沉積期間的電壓分布。(b,c) 在鋰滲透之前和之后獲得的RGO/Ag和RGO/Ag-Li MRs的SEM圖像和XRD圖案。(d) 分別具有純鋰箔和RGO/Ag-Li電極的對稱電池的恒電流放電-充電循環。(e) 純鋰箔和RGO/Ag-Li電極在5 mA cm
-2和 1 mAh cm
-2下經過50次電鍍/剝離循環后的表面形貌。
Figure 5. RGO/LiFePO
4 MRs 在半電池和全電池中的電化學性能。
相關研究成果于2021年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Shu-Hong Yu和深圳大學Chuanxin He課題組,發表在Nano Lett.(https://dx.doi.org/10.1021/acs.nanolett.0c04033)上。原文:Scallion-Inspired Graphene Scaffold Enabled High Rate Lithium Metal Battery。
轉自《石墨烯雜志》公眾號